眼下,正值梨子陆续成熟的季节。湖北省宜城市南营街道三桥村到处生机盎然,沉甸甸的梨子挂满枝头,不仅装点了乡村,更成为了当地农民致富的“金果果”。
图为村民们正忙着打包梨子(李勤 摄)
7月30日,走进三桥村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,一箱箱刚采摘的梨子映入眼帘,村民们正忙着将饱满圆润的梨子进行筛选、装箱,发往全国各地。
水果经销商范新春说:“我今年在这调了20万斤,主要发往江西、广西、广东等地。因为囗感好,果肉细腻,比较畅销。”
三桥村四组村民范巧巧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,她每天早晨6点多就到梨园采摘梨子,然后拉到合作社分拣、包装。范巧巧说:“我今年种了13亩圆黄、黄花梨,亩产1万斤。今年价格好,比去年高三四毛,估计今年收入15万元左右,比去年增收二三万元。”
在三桥村冻库前,不少果农将刚采摘的梨子送来储存。三桥村党支部书记王新安介绍:“梨子集中上市的时候,价格比较低,把一部分鲜梨冷藏起来错峰销售,有效避免了滞销和低价问题。”
三桥村梨子种植历史悠久,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梨树的习惯。这里土壤独特,种出来的梨子味甜多汁,酥脆可口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然而,过去只种黄花梨一个品种,加上技术、宣传欠缺,村里的梨产业一直不温不火。
如何突破瓶颈为村里的梨产业开辟一条新路?三桥村两委决定走出去学习。2016年,村两委跑了国内许多水果市场和梨树种植基地,发现早熟梨品种价格高、行情好,意识到走品种多元化发展之路才是梨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。
图为三桥村种植的梨子挂满枝头(李勤 摄)
三桥村党支部书记王新安说:“考察回来后,我们请专家到村里给农民授课,教果农修剪嫁接技术、改良品种、改良土壤、宣传使用生物肥。同时向上争取项目,新建了电商仓库和冷库。”
如今,三桥村200多户村民种植梨树2000多亩,有酥翠、翠冠、圆黄、黄花等10多个品种。从6月开始上市,一直销售到10月份,年产值将达2500万元,户均增收2万元。